2011/08/18
這一天的行軍行程安排"由上往下"逛: 上從蒙馬特 Montmartre →聖心堂 Basilique du Sacre Coeur →下至左岸的奧塞美術館 Musee d’Orsay & 聖日爾曼(拉丁區) St-Germain Des Pres
步行到巴士底站搭車, 想先逛逛瑪查勒諾大道Boulevard Richard Lenoir 上固定每週四&週末開的市集, 結果, 除了少少的蔬果與肉攤、魚攤之外, 小小的市集中充斥著廉價的中國製商品,真教人失望極了. 只好提前往蒙馬特前進.
蒙馬特山丘是巴黎的至高點, 彎彎曲曲的小巷弄中過去是社會地下階層與落魄的藝術家龍蛇混雜之處, 算是當時的風化區, 現在則成為充滿了庶民風味的逛街區. 19世紀印象派畫家羅德列克Lautrec經常在此出沒, 他的作品多以酒館&風塵女子為主, 媽媽非常喜歡他的作品.
著名的紅磨坊因為同名的好萊塢電影Moulin Rouge重新翻身, 又成為觀光勝地. 雖然演出是晚上的, 能看看牆上羅德列克的複製壁畫, 多多少少得以一窺演出的狀況.
看完紅磨坊, 就近搭上蒙馬特小火車Le Montmartrain 往山上的白教堂前進. 雖然看起來是嘟嘟小火車, 即使載滿了遊客依然馬力十足, 速度可不慢呢!
不多久, 白教堂就在眼前了!
白教堂即聖心堂 Basilique du Sacre-Coeur, 採拜占庭風格建築的建築矗立在蒙馬特山丘上, 俯視著大巴黎. 這間高達80公尺的白色天主教教堂, 是為了弔唁普法戰爭後, 在巴黎公社暴動中喪生的巴黎市民與士兵, 希望藉此祈求和平的未來. 要維持雪白的外牆非常不簡單, 巴黎畢竟是個大城市, 有一定程度的空氣汙染.
位於聖心堂右側特爾特廣場Place de Tertre, 是許多素人畫家聚集之處, 周圍小餐館與咖啡店林立, 畢卡索曾以此廣場為題作畫. 現在這裡滿街都是等著替觀光客畫素描的畫家, 小廣場上的畫作也沒有新意, 充其量是迎合觀光客的東西, 真可惜!
還好遇上了演出精采的街頭藝人, 一手持著iphone加上擴大機, 一手控制木偶, 配合著音樂搖頭擺尾, 好可愛喔!
不過, Anta肚子餓了就什麼也不想看了. 在巴黎沒有了自助式早餐, 雖然爸爸一早會買回Paul剛出爐的熱麵包, 還是捱不到中午就餓了.
吃著點心, 眺望煙塵濛濛的大巴黎, 隱約中真的看見龐畢度中心的藍色水管耶!
走下蒙馬特山丘, 出現了一座美麗的旋轉木馬. Anta自己拿了兩塊錢去買票, 上去快樂地轉了幾圈. 旋轉木馬真的會讓人感到幸福呢!
下山後, 仗著肚子裡有點東西, 決定到奧塞美術館附近再覓食. 也許是八月巴黎人都放假去了, 沿途餐廳開業的不多, 只好隨便在奧塞附近的小巷子中坐下來吃點三明治, 幸運的是華人開的小店, 還可以順利地以中文溝通, 把冷梆梆的麵包給熱了, 好棒歐~~
前前後後來了好多次奧塞美術館 Musee d’Orsay, 這前身為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使用的火車站, 在博覽會後由義大利建築師歐蘭提改建, 保留了火車站的様貌, 引進大量自然光, 館藏大量的印象派畫作, 可說是集合了熱門的印象派名畫於一處.
先前來參觀時, 是可以在畫作前拍照的, 現在不可以了喔!
而且因為採光良好的3樓正在整修中, 印象派作品經篩選後, 擠在一樓與二樓的側廊展出. 原本覺得很可惜, 聽著導覽邊聽邊說明給Anta聽之後, 反而慶幸, 精選出來的作品故事性都比較強, 對Anta來說友善多了. 因此Anta的耐性撐足了兩個小時. 最後, 媽媽跟Anta在一面大型宗教畫前休息, 沒想到Anta對於宗教畫的興趣更大, 問了很多問題, 是不是因為畫作很大, 細節都很清楚的關係呢?
把重頭戲奧塞美術館看完, 以下也就可以輕鬆了. 往拉丁區去吧! 先去巴黎最古老的百貨公司Le Bon Marche 裏頭高級的超市逛逛. 買點馬卡龍Macaron嚐嚐, 再往幾個著名的咖啡館打卡.
真是美麗得讓媽媽口水快流下來了.... 真的很酥脆, 果香四溢~~~
康叔叔推薦大的馬卡龍.... 其實不酥脆, 而是口感柔軟. Anta 心大胃口小, 最後還是爸爸幫忙解決掉.
左岸, 不愧是藝文重地. 我們在一處收掉的咖啡館窗外望見裡頭好潮的設計, 可是怎麼拍都會反光. 嘻嘻.... 最後是將鏡頭平貼在窗玻璃上, 才拍到這張彷彿現代藝術明信片的照片.
六點多, Anta照例又小睡了. 反正也只是打卡, 就算是在雙叟前來張到此一遊照吧.
晚上八點, Anta跟法國蝸牛奮戰..... 蝸牛只進了爸爸媽媽的口, Anta尚未勇敢到將昆蟲放進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