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1
來過巴黎數次, 媽媽卻從來不知道貝西村 -- 這個類似華山藝文中心的地方. 總是在塞納河兩岸就花盡了所有的時間.
這ㄧ次換了一本旅遊書, 發現巴黎的另外很多面相.
貝西村昔日是個釀酒儲酒的倉庫區, 80年代重新開發變成巴黎市民假日休閒聚會, 看展的場所. 連接著購物中心旁的是很大的公園與電影資料館
早上悠閒地準備出門, 等來到貝西村時已近中午, ㄧ排餐廳可以選, Anta走到第一間就停了....
不是因為她知道Eric Kayser的烘培坊很有名. 而是瞄見櫃中五顏六色的馬卡龍! 第一天在Pralus買的ㄧ盒八顆有一半不小心掉到地上, 不能吃了
恰巧在飛機上媽媽看了一部有關巴黎綠建築的短片, 片中訪問到Eirc Kayser, 訪問的地點就是貝西村的這間店, 所以媽媽也很好奇呢!
ㄧ人一份付甜點的套餐, 我們把下午茶都規劃進去了, 嘻嘻!
Anta正在吃的長型泡芙"閃電泡芙"Eclair, 台北很多烘培坊都有. 中間是蘋果派, 像瓢蟲的是馬卡龍巧克力慕思.
超級甜的! 三人接力吃的結果仍是放棄了瓢蟲. 甜到會發抖~~~
吃飽喝足兼上了廁所, 我們能量飽飽地開始逛街. 每間店都進去晃ㄧ晃.
旅程才開始, 媽媽很小心地買東西, 怕ㄧ開戒會停不下來, 回台北後要對著帳單掉淚, 所以要抽鈔票的手一直在包包裡進進出出. 最後只買了糖果餅乾等伴手禮.
貝西村旁連著一大片公園與綜合體育場. Anta在這遇上許多小朋友, 學中文的小朋友還鼓起勇期搭訕, 但對話只進行道交換"你好嗎?"~"我很好! 你好嗎?"
公園的ㄧ隅還保留了一小片的葡萄園, 蠻奇妙的, 收成時要到哪釀酒呢?
連接12區與13區的西蒙波娃橋是行人專用橋. 對岸是號稱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 - 法國國立圖書館 (BnF, Bibliotheque nationale de France, 也叫密特朗圖書館)
由四棟L型大樓(像打開的書)連接而成的圖書館, 平面廣場大到可以停直升機.中庭是綠意盎然的花園, 我們從上往下俯瞰, 就看到了兔子松鼠等在林間穿梭.
拜Anta之賜, 我們不得不進圖書館中找廁所><....
卻因此參觀了一個地球儀展覽. 事後看資料才知道這是一個"付費"圖書館, 跟一般免費的公共圖書館很不一樣.
截取一段網路上介紹此圖書館的資料:
國家圖書館前身為國王查理五世於1720年成立的"國王圖書館" , 密特朗新館於1996年啟用, 四棟大樓的名字為"時間"、"法律":、"數字"與"文學".
這一天走了很多路, 回到St Paul車站, 剛好遇上重機遊行, 這條車站前主街塞滿了重機, 絡繹不絕的從我們眼前呼嘯而過.
長長的車陣一路綿延, 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台重機, 我們等了超過十分鐘才有辦法過到馬路的另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