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16 & 18
聖索菲亞大教堂與藍色清真寺是遊覽伊斯坦堡必到之處, 的確這兩個景點的歷史背景幾乎是伊斯坦堡發展的總結.
有著巨大圓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參觀時必須脫鞋, 一路自己拎著鞋袋, 我們的女團員們因此紛紛戴上口罩.... 真的會減輕腳臭味嗎?
現在看到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建在原址上的第三座教堂了, 前面兩座分別毀於暴動與大火, 照我們華人的觀點, 這地點煞氣很重啊! 不過, 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君士坦丁大帝的兒子)可不這樣想, 反而在火災後的廢墟上蓋了更大更華麗的新教堂, 來彰顯拜占庭帝國的雄厚國力. 新教堂在西元537年完工, 教堂內部結構繁複, 不僅壁面用到大量的馬賽克壁畫裝飾, 還用上了107根大理石柱, 正廳上方直徑31.24米的圓頂, 高度更達55.6米, 據導遊說, 因為維修多次, 圓頂已經變成橢圓形囉...
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人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的前身), 在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一聲令下, 聖索菲亞大教堂就改為清真寺了. 牆上超大的阿拉伯字圓盤, 是由19世紀的書法名家所寫, 內容是真主阿拉與幾位伊斯蘭教先知的名字. 媽媽以為書法是東方文化, 不過土耳其不就一半在亞洲嗎? 傻得哩....
由於伊斯蘭教禁止崇拜偶像, 因此壁面上大部分的馬賽克宗教畫都被灰泥給覆蓋上, 並移走了教堂的鐘, 祭壇與聖幛等等基督教祭典器具, 換上了面向麥加朝拜的聖竈, 講道壇, 巨大的阿拉伯字圓盤與蘇丹專用的"2F VIP座".
1935年土耳其國父將聖索菲亞改為博物館對大眾開放. 已經清出來的壁畫殘片還再修護中....
這幅壁畫有趣喔! 這是拜占庭帝國權力最大的女皇佐伊 Empress Zoe (如我們的武則天) 與基督, 注意看呦~~ 佐伊女皇人中部位是有鬍子的! 左邊是她的夫婿, 因為她結了三次婚, 這個夫婿的"臉"也因此置換了三次!!
到底是一腳踩在分裂的歷史還是被迫共融的宗教? 今天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同時包留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元素, 兩者在參觀者的眼中, 並不衝突.
甚至拜占庭式細緻的雕花柱頭, 也與馬賽克的基督教宗教畫各得其所.
聖索菲亞轉成博物館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步出參觀路線前, 遊客必在淚柱Weeping Column 這裡排隊許願. 這根大柱底下是蓄水池, 因此常帶著濕氣, 好像是流著淚... 許願者將姆指插入柱上的小洞, 然後其他四指貼著柱面轉一圈, 一邊許著願, 如果摸起來濕濕的, 願望實現的可能性就更大.
Anta 的願望: 要像廣告上的女生一樣美麗...
爸爸的願望: $$$$$$$.........
媽媽的願望: 瘦瘦瘦瘦瘦瘦.......
其實藍色清真寺 Blue Mosque - Sultanahment Camii 就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對面, 我們行程鬆, 分成兩天參觀. 這兩大伊斯坦堡最著名的宗教建築, 背後有著師徒反目的故事. 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的工程是伊斯蘭教建築大師錫南 Sinan 的作品, 錫南一生完成了300多座清真寺, 生在鄂圖曼帝國國力頂峰的錫南, 改造聖索菲亞之後, 一心想蓋出比聖索菲亞更雄偉的清真寺.
沒想到在比稿階段, 錫南的得意弟子阿加 Mehmet Aga 不知是真的聽錯了brief, 還是為了迎合蘇丹的炫耀心態, 居然設計了六根喚拜樓Adhan (土語的"六"與"黃金的"音似), 與聖城麥加的主清真寺一樣. 顯然蘇丹喜歡這個提案, 因此運作讓麥加的主清真寺再加一根喚拜樓, 變成七根, 而藍色清真寺也成為全世界唯一有六根喚拜樓的清真寺, 地位僅在麥加主清真寺之後. 不過相機不夠廣角的關係, 有兩根喚拜樓入不了鏡....
不論這場師徒角力是真是假, 藍色清真寺在媽媽眼中還是活出了自己的味道. 寺內大量使用到土耳其自豪的伊茲尼克 Izhik 磁磚, 數量高達21043片, 豐富的花紋與圖案, 將內部繁複堆疊的穹頂裝飾得優雅高貴. 但老實說, 媽媽覺得整體感覺是"紫紅色", 而不是"藍色"... 是因為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照進來的緣故吧! 260個玻璃彩繪小窗是一般清真寺中看不到的設計.
這個角度就很藍了~~~ 花樣好適用在瓷器上呢!
這吊燈不華麗, 但是直徑頗大!
為了中間的大吊燈, 天花板垂了好多金屬鍊, 破壞了視覺的清爽, 有點可惜.
難得有光腳參觀的景點, 趕緊在這美麗的地毯上"到此一跳"! 據說這是衣索匹亞進貢的... 不知是真是假哩!
外頭的空氣新鮮多了~~
這塊老城區還有一個必訪的景點: 地下宮殿Basilica Cistem - Yerebatan Sarayi, 這是伊斯坦堡規模最大的一座地下蓄水池.
內有336根科林斯式大理石柱(Corinthian, 希臘文化四大柱形之一, 特色是柱頂有花束雕飾, 柱身比較苗條, 是希臘建築晚期的樣式), 都是由各處蒐集而來的, 所以每一根柱子造型不盡相同.
從亮艷艷的陽光走進地底, 燈光照射下的水池感覺十分神秘. 這裡也有根淚柱, 上有孔雀眼的紋路.
導遊說, 淚柱上的孔雀眼紋路是為了向建造地下宮殿的數千名奴隸們致敬, 這336根大理石柱可是動用了7000名奴隸從各地搬運來的 . 池裡的水是從20公里以外的黑海引進, 蓄水量最高達10萬噸, 現在水清見底, 池裡滿滿肥魚.
宮殿最裡頭有兩根柱底是梅杜莎 Medusa 頭像的柱子, 是鎮殿之寶. Anta在排隊時還開心的啃著玉米, 聽導遊講故事, 沒想到梅杜莎的故事嚇到Anta了, 雖然爸爸媽媽一再保證那只是故事而已, Anta還是哭喪著臉急著要回到地面. 爸爸媽媽只好輪流走過去看這兩個柱頭.
回到台北之後, Anta 數個晚上做噩夢.... 夢到梅杜莎把大家變成了石頭...
無辜的梅杜莎啊! Anta 其實只看過旅遊書上梅杜莎的圖片....瞧Anta嘟嘴委曲得不得了的樣子...
隔了一個月再回味待在土西的這八天, 媽媽還是興味十足, 大力地跟同事與朋友推薦到土國旅遊. 世界太奇妙了, 教人怎能不期待下一次旅行呢?
留言列表